找到相关内容2155篇,用时2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浅谈佛教思想与企业的和谐发展

    一般企业,只要依照六合敬的精神去管理,都能使企业和谐的发展下去。  二、佛教利他思想对企业发展的地位提升  在佛教里,利他思想是大乘菩萨成就圆满功德的根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二、利他、三、利他,仅仅是为了自身的解脱修行。这是小乘人的修行目标。利他,这是在的的基础上为社会及他人而做的善事。利他,是指菩萨发菩提心修菩萨道时,为了圆满佛果,成就别人而做的利益众生的事业...

    宏满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74670677.html
  • 四川省宗教局、省佛协领导到成都昭觉寺看望慰问新戒子

    上品上戒。为继佛慧命、弘扬正法,为广度众生、利他而发菩提大心,为净化社会人心、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时代佛子应有的贡献。   省宗教局、省佛协领导时时关心、关注着传戒法会的顺利进行。在昭觉寺思德堂,...

    佚名

    |慰问|戒子|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4/09374973362.html
  • 问:皈依时,如何才能得到皈依体?

    利他的菩提心皈依,将得到上等的皈依体;以解脱生死的出离心皈依,将得到中等的皈依体;以但求平安的世俗心皈依,只能得到下等的皈依体。 ------------------------------ ...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22677506.html
  • 问:佛灯长明,灯明有何象征意义?

    五眼清净无碍,利他,明照万法,自在无碍。 此尊尊形在成身会众呈赤肉色,现天女形,两手持灯器。...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24677518.html
  • 问:《地藏菩萨本愿经》心要是什么,如何受持此经?

    因果,指于因果自在,不为因果所缚。3、认识“一切唯心造”,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造业是心受报,三恶道皆作、心造、受,非本来面目。4、读诵经典、礼拜忏悔、持念名号、庄严三宝、供养布施、严持戒律皆能利他,此即熏陶,此即净心,此即圆满之必须。5、福报智慧具足,方为修行圆满,称两足尊。悲智双运即是福慧双修,不可偏废。6、了脱生死,超越轮回则为佛教之究竟指归,成佛后方能圆满...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73877803.html
  • 江西九江庐山区东林寺举行大蒙山施食法会

    以免沈沦。 其三,为行菩萨道,利他是菩萨行,秉着度众的悲愿,随喜发心,即是种下菩提因,将来必能成就道业。供奉在东林延生堂的首期净土日课网络助念健在者牌位供奉在东林往生堂的首期净土日课...

    佚名

    |佛教慈善|

    http://www.fjdh.cn/bnznews/2010/01/08444996633.html
  • 台湾法鼓山四月祈福皈依大典

    教导的智慧及利他的慈悲,发扬菩萨精神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致力大悲心的学习与实践,使自己人格升华、心灵丰厚及广结善缘,让人间修行功课处处圆满自在。 此外,现代人经常处于名利争夺的烦恼,刚踏入佛门的新生...

    信息|佛教|公告|专题|台湾

    http://www.fjdh.cn/bnznews/2014/03/115844323734.html
  • 感示净土[莲池大师]

    忽然见空中观世音菩萨现紫金身,坐宝莲华,垂手摩日大师顶说:“汝想弘法利他,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应该要知道净土法门胜过其他法门。”说完就消失了。日大师回到长安后,普遍...觀音像,日乃七日叩頭,又斷食,畢命為期。至七日後,忽見觀音現紫金像,坐寶蓮華,垂手摩頂曰:『汝欲傳法,利他,惟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當知淨土法門勝利諸行。』說已忽滅。日回長安,普勸念佛。  ...

    明·莲池大师

    净土|念佛|极乐世界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2/2018083065.html
  • 如本法师答:念佛求生净土是消极还是积极?是大乘还是小乘?

    大师,一生办幻化佛事,做水月道场,安僧立众,毕生弘宗演教,一一展露其悲愿雄厚以广度群伦,正能表现求生净土的行者之心境一二。   对个人求生净土而言,,是消极小乘;对利益度众生而言,度人利他,是积极大乘。历代诸佛菩萨圣僧们所表现的心境情操具足度度人,利他双性格。更何况人活在世间那有不解脱生死而自愿沉沦堕落六道之有!因此须求生净土。凡夫求生净土是为了将后道业有成,可倒驾慈航而度生,若能...

    如本法师

    弥勒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7054111418.html
  • 佛教与社会责任

    利他的环境中培养,“戒”保持善念、不作坏事、清净的行为;“定”心不散乱、保持安定平静的心,“慧”看清事务与心的本质、清清楚楚、了了分明。  身为佛教徒,在众善奉行、利利人的慈悲与智慧的精神感召中,...戒定慧三学与利他的环境中成长,让我受益良多,许许多多的障碍与烦恼也逐渐烟消云散,时时保持正念,在逆境中,一念慈悲往往化阻力为助力,化烦恼为清净菩提,未学佛前身体不佳是我最担心的,现代人常有的忧郁症我也...

    陈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04139331.html